日本铸造的古钱币合集欣赏!
发布日期:2025-01-25 12:23 点击次数:155
日本古钱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08年,当时日本开始仿效中国唐朝铸币,铸行“和同开珎”方孔圆钱。
到了1626年,宽永通宝开始铸行,这是日本历史上铸量最大、铸期最长、版别最多的一种钱币,同时也是流入中国数量最多的外国钱币之一。宽永通宝的铸造从1636年开始,一直持续到明治初年,流通时间长达240余年,后因德川幕府灭亡而废止。
和同开珎,日本“皇朝十二钱”之首,和同元年(公元708年)五月开铸“和同开珎”银币
图片
八月开铸“和同开珎”铜币图片
万年通宝,日本“皇朝十二钱”之二,760 年(天平寺4 年)铸行,钱文是由吉備真備所写图片
开基胜宝,良朝淳仁天皇天平宝字四年(760年,唐上元元年)所铸金钱,日本最早黄金铸币
图片
神功开宝,779年(宝龟十年)开始,和同开珎、万年通宝、神功开宝三者等值流通。
图片
隆平永宝,日本于796 年铸行,钱文是由汉武天皇和空海天皇所书
图片
富寿新宝,日本嵯峨天皇统治时期818年11月开始铸行,“皇朝十二钱”之一,钱文是嵯峨天皇和空海所写
图片
承和昌宝,日本从835 年元旦开始铸行,日本第一枚带有年号的铜钱,钱文是由菅原清公和藤原緒嗣所写
图片
长年大宝,平安朝仁明天皇嘉祥元年至天安二年(848—858年,唐大中年间)铸于周防,钱文是仁明天皇所书
图片
饶益神宝,平安朝清和天皇贞观元年至千年(859—868年,唐大中至咸通间)所铸小钱,“皇朝十二钱”中品相最差的铸币
图片
贞观永宝,平安朝清和天皇贞观十二年至宽平元年(870-889年,唐咸通至龙纪年间)所铸小钱,直径2mm1.7-2.5g
图片
宽平大宝,平安朝宇多天皇宽平二年至延喜六年(890—906年,唐大顺至天祐间)铸于周防,钱文宇多天皇所书
图片
延喜通宝,平安朝醍醐天皇延喜七年至天德元年(907—957年,五代梁太祖至周世宗显德四年)铸于周防,钱文传为醍醐天皇所书
图片
乾元大宝,平安朝村上天皇天德二年(958年,五代周世宗显德五年)所铸小钱,“皇朝十二钱”中为最末
图片
自乾元大宝以后,日本多用中国“渡唐钱”、宋、明钱及各类仿制钱币,自身方孔圆钱的铸造遂停顿约五百年左右,为货币史一奇异观象。
庆长通宝,是在关原战役(1600年)前后由丰臣、德川两家先后铸造的,后阳城天皇庆长初年(1596年)丰臣秀臣先造于大坂,为精制大样钱。
图片
庆长十一年(1606年)德川家康复铸于关东,为小样劣钱
图片
宽永通宝,始铸于日本第108代后水尾天皇宽永三年(1626年),从1636年开始大量铸造当时日本各地的钱炉均有铸造,至明治初年还在使用,前后流通长达240余年,后因德川幕府灭亡而废止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天保通宝,1835年(天保六年)以后江户幕府铸行,宽政改革后,幕府仍未改变财政困难、金融混乱的局面,遂铸造发行“天保金银”和“天保通宝”以挽救危机。图片
文久永宝,江户幕府统治末期孝明天皇文久三年至明治天皇庆应三年(1863—1867年,清同治二至六年)铸于江户、深川银座及浅草金座。此钱有大中小版式多种,分别为当四、当五十及当百钱图片
仙台通宝,天明大饥荒时经幕府许可 、 仙台藩 为 救济饥馑而发行领 内通用 铁钱 是幕府统一货币中的例外,也 开了 幕末 地方货币的先河图片
琉球国(1429年至1879年)曾经向中国的明、清两代和日本的萨摩藩、江户幕府朝贡。琉球国多次遭受日本的入侵,1879年3月30日,日本兼并琉球王朝,琉球国灭亡。大部份国土改设为冲绳县,北部诸岛则划入 鹿儿岛县。大世通宝,第一尚氏王朝中山王尚泰久执政期间(公元1454-1460)铸造。琉球中山王尚泰久登基后铸,时约明代宗景泰四年(1453年)。图片
世高通宝,国王尚德(世高王)元年,明天顺五年(1461)开始铸造图片
琉球通宝,江户末期孝明天皇文久三年(1863年,清同治二年)铸于萨摩津岛(即今鹿儿岛)藩。此钱有二种,分别为半朱和当百。制作精良,文字秀美,为日本诸钱中之佳品。图片
图片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没有了
上一篇:没有了